8月20日截止 | 第一届全国法商案例分析大赛报名通知
发布 2025-07-01 21:14:22 浏览 13 点赞次数:0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法商案例分析大赛拟定于2025年10月中下旬举行。该比赛是面向全国各高校的专业性、实践性比赛,旨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财经知识及法学知识,对具体企业进行相关案例研究,培养法商逻辑思维,提高法商复合知识应用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现将比赛章程作如下公告。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承办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二、竞赛题目
主题:“AI代写”的法商边界与平台治理——基于收费写作服务的内容合规与商业模式优化分析。
具体内容: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平台陆续推出“AI写论文”“AI写合同”“AI写简历”等面向个人或企业的写作服务,逐渐在内容创作领域形成标准化输出能力。当前,大多数平台尚未对写作功能单独收费,但通过会员订阅、算力套餐和API接口等方式已初步探索商业化路径。这种“AI代写”式服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内容责任、版权归属、服务资质与职业边界等一系列法律与伦理争议。
本题目鼓励参赛团队在现有平台运营逻辑的基础上,以趋势视角研判AI写作未来商业化发展的可能路径与法律风险点,评估平台在付费写作场景中可能承担的责任边界、合规义务与市场定位。同时,也需要从商业管理角度分析平台如何制定用户分层、服务定价、风险提示与品牌战略,以构建合法合规、具备市场可持续性的写作产品生态。
参赛团队应结合典型平台案例(如豆包、讯飞星火、Kimi等),研究其已有商业逻辑与服务协议,预测未来写作产品商业化的主流路径,探讨法律责任如何嵌入平台治理体系,并提出一套符合中国法治环境与数字经济逻辑的法商融合解决方案。
三、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可报名,年级与专业均无限制。
四、参赛形式
1、本次竞赛分为案例报告的书面评审(线上初赛)和现场答辩(线下决赛)两个阶段。参赛选手以团队形式参赛,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方案,并形成完整的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
2、学生自由组队,每队不超过3人,推选1人任团队负责人。允许单人组队参赛,每人仅限参与一支队伍。
3、禁止跨校组队,允许跨年级、跨专业组队。
4、参赛队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是否配备指导老师,每队至多配备两名。
5、参赛队员需为高校在校学生,已收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视为以研究生身份参赛。
五、赛制及评审过程
(一)大赛报名
请参赛团队负责人如实填写报名表(附件1)、签署承诺书(附件2,需打印后所有队员、指导老师手写签名、上传扫描件),于2025年7月30日20:00前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hdzfsxy_xueshu@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法商案例分析大赛报名表+负责人姓名”。逾期视为报名失败。
特别说明:
1、报名截止时间以邮箱收到邮件的时间为准。
2、参赛队伍必须成功报名方可继续参赛,未报名队伍若后续直接提交参赛案例,视为不予参赛。
(二)案例报告提交
报名成功的参赛队伍请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和格式规范(附件3)完成参赛作品,于2025年8月20日20:00前将参赛作品(PDF)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hdzfsxy_xueshu@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法商案例+负责人姓名”)。逾期视为提交失败。
特别说明:
1、案例提交截止时间以邮箱收到邮件的时间为准。
2、参赛队伍如前期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案例,无论逾期是否再提交案例,均视为不予参赛。
(三)匿名评审安排
从案例分析的原创性和逻辑性、方案的合规性、决策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经评审后公布决赛入选名单。决赛队伍如因各种原因无法参加线下答辩,则根据初赛成绩依次递补。
(四)决赛安排
10月中下旬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线下举办。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胜奖5名,对获奖队伍颁发荣誉证书,对三等奖及以上参赛团队提供奖金支持。
七、联系方式
1、赛事联系人: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叶老师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李同学
2、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龙源路555号华东政法大学明理楼
3、联系邮箱:hdzfsxy_xueshu@163.com
4、大赛问答QQ群:
八、其他 1、提交案例要求为原创案例,参赛队伍不得抄袭、虚报、谎报,不得以曾取得其他学术竞赛奖项、入选其他案例库,或同期报名其他学术竞赛的案例参赛。 2、主办方有权对整个活动的所有环节进行摄影、摄像以及录音。 3、参赛队伍所提交案例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应无版权争议。主办单位具有在其他出版物及其他媒介中使用大赛期间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的权利。 4、主办单位有对参赛规则的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5、如违反大赛规则,经查实,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或所获荣誉,并将违规情况在主办方官方网站予以通报批评。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第一届全国法商案例分析大赛组委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