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新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同志来校讲授“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第九讲
发布 2025-04-26 20:48:31 浏览 14 点赞次数:0
4月23日,“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第九讲开讲,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以“以‘三个善于’高质效办好经济犯罪案件——运用法治之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题为全校近500名本硕博学生授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主持,华东检察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戬教授参与与谈,校党委副书记韩强,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等参加此次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葛晓燕副检察长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从当前经济犯罪的主要态势和特点、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以及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经济犯罪检察工作,并着重阐述了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检察办案如何准确把握法律关系、适用法律条文、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葛晓燕强调,经济犯罪检察工作坚持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都必须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础。最高检党组提出的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是办好经济犯罪案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葛晓燕指出,当前的经济犯罪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希望华政师生多关注经济犯罪检察工作,多研究惩治经济犯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与谈阶段,王戬教授指出,葛晓燕副检察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点,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主要举措,以及办理经济犯罪的一些原则方法,课程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充实,通过大量案例,无论是对于一线办案人员,还是法学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听下来很有收获,也学习了很多。王戬教授结合自身的挂职经历谈到,检察工作往往需要凝聚检察工作者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检察职业精神,特别是面临复杂疑难案件,只有依靠坚韧的法律人的品格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才能以理服人,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这一点上,三个善于的内容不仅适用于检察办案,对于在校法科生也指引了学习方向。王戬教授认为,葛晓燕检察长的授课谈到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也是我们理论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涉案财产处置,怎么进行结构模式上的体系化跟进才能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如一些新的证据问题的审查判断等。葛晓燕检察长的授课不仅是一线办案的指导,也促进了法学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对理论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总结阶段,叶青校长指出,“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探索与法学院校共同培养法治人才的创新举措,也是我校推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探索,希望同学多关注“电诈”犯罪等经济犯罪检察领域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培养法学思维,争取做一名专业素质过硬、学习能力突出的法律人。 课程结束后,参与课程学习的我校知识产权学院研究生王一禾同学谈到: “听完葛晓燕副检察长的授课,我深刻感受到经济犯罪治理与法治建设对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葛检以详实数据和典型案例,强调穿透式办案思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令人受益匪浅。作为华政学子,我深知肩负时代使命,既要夯实理论根基,更要以实践为导向,以‘三个善于’为指引,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个人成长,争做法治建设的新生力量。” 持续开设“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是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最高检、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的具体措施。目前,我校已连续举办9次“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参与课程学习的师生达三千人次。“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在校学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开阔学习视野、掌握前沿知识,培养法学思维,实现自身法学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葛晓燕副检察长是我校校友,1986年毕业于经济法系经济法专业。历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污贿赂局局长,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
详情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Lhx8A5fIWJdgSC3Ef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