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截止提交 | “中凯杯” 上海市法科生 法律职业技能大赛
发布 2025-04-18 23:38:55 浏览 21 点赞次数:0


为促进长三角地区法科学生专业能力和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凯杯”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大赛宗旨


二、大赛组织单位


三、参赛对象


四、参赛作品


五、参赛规范与要求


六、大赛流程


七、大赛奖励


八、其他事宜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18 23:38:55 浏览次数:21 点赞次数:0
“中凯杯”
上海市法科生
法律职业技能大赛
2025
中国·上海
为促进长三角地区法科学生专业能力和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凯杯”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大赛宗旨
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最新司法改革动态,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特举办此次大赛。
二、大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下简称为“主办方”)
三、参赛对象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
在读法学专业本科生
四、参赛作品
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材料,进行初赛阶段的案例分析以及决赛阶段的现场演讲展示。
五、参赛规范与要求
1.初赛作品以案例分析形式提交。每位参赛者只能提交一篇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点击推文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大赛赛题与参赛作品登记表。
2.决赛线下进行,组委会邀请资深专家担任评委,考察选手们的专业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
六、大赛流程
(一)提交参赛作品
(2025年4月30日- 2025年5月15日)
有意参赛者应在2025年5月15日24时之前按照指定的方式提交符合格式规范的参赛作品至falvzhiye2024@163.com。
(二)初选
(2025年5月16日-2025年5月23日)
主办方组织初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并根据初审专家的评分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进入决赛的作品数量由主办方根据参赛作品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决赛
(5月下旬或6月上旬,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决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市梅陇路130号)举行,分两个阶段。参赛选手须携带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参赛。
第一阶段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主办方根据进入决赛的人数决定组数,参赛人员通过抽签决定分组,各小组按照给定的题目进行讨论,限时20分钟。评委根据参赛人员表现决定晋级人选。(晋级人数:15人)
第二阶段为即兴演讲形式,晋级人员按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演讲,每人限时5分钟。
(四)颁奖
主办方根据晋级决赛选手的初赛成绩(占40%的权重)和决赛成绩(无领导小组讨论30%+即兴演讲30%)综合计算出最终成绩,评出并公布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与此同时,主办方设置两个单项奖,最佳口才奖1名、最佳文书奖1名,其中最佳口才奖根据决赛第二阶段的得分进行评定,最佳文书奖根据晋级决赛选手的文书得分评定。
决赛结束后,主办方组织进行点评与颁奖。
七、大赛奖励
计划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最佳口才奖1名、最佳文书奖1名。
为确保获奖作品的质量,大赛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各类各级奖项均可空缺。
由主办方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发放奖金。以下所列奖金金额均指税前金额。
一等奖4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二等奖3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三等奖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最佳口才奖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最佳文书奖 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八、其他事宜
1.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的获奖比例控制在20%以内。
2.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赛赛程进行调整,并及时发布公告。
3.大赛规则由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制定并解释。
发布 2025-04-18 23:38:55 浏览 21 点赞次数:0
“中凯杯”
上海市法科生
法律职业技能大赛
2025
中国·上海
为促进长三角地区法科学生专业能力和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凯杯”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大赛宗旨
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最新司法改革动态,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卓越法治人才,特举办此次大赛。
二、大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下简称为“主办方”)
三、参赛对象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
在读法学专业本科生
四、参赛作品
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材料,进行初赛阶段的案例分析以及决赛阶段的现场演讲展示。
五、参赛规范与要求
1.初赛作品以案例分析形式提交。每位参赛者只能提交一篇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请点击推文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大赛赛题与参赛作品登记表。
2.决赛线下进行,组委会邀请资深专家担任评委,考察选手们的专业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
六、大赛流程
(一)提交参赛作品
(2025年4月30日- 2025年5月15日)
有意参赛者应在2025年5月15日24时之前按照指定的方式提交符合格式规范的参赛作品至falvzhiye2024@163.com。
(二)初选
(2025年5月16日-2025年5月23日)
主办方组织初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并根据初审专家的评分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进入决赛的作品数量由主办方根据参赛作品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决赛
(5月下旬或6月上旬,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决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市梅陇路130号)举行,分两个阶段。参赛选手须携带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参赛。
第一阶段为无领导小组讨论,主办方根据进入决赛的人数决定组数,参赛人员通过抽签决定分组,各小组按照给定的题目进行讨论,限时20分钟。评委根据参赛人员表现决定晋级人选。(晋级人数:15人)
第二阶段为即兴演讲形式,晋级人员按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演讲,每人限时5分钟。
(四)颁奖
主办方根据晋级决赛选手的初赛成绩(占40%的权重)和决赛成绩(无领导小组讨论30%+即兴演讲30%)综合计算出最终成绩,评出并公布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与此同时,主办方设置两个单项奖,最佳口才奖1名、最佳文书奖1名,其中最佳口才奖根据决赛第二阶段的得分进行评定,最佳文书奖根据晋级决赛选手的文书得分评定。
决赛结束后,主办方组织进行点评与颁奖。
七、大赛奖励
计划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最佳口才奖1名、最佳文书奖1名。
为确保获奖作品的质量,大赛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各类各级奖项均可空缺。
由主办方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发放奖金。以下所列奖金金额均指税前金额。
一等奖4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二等奖3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三等奖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最佳口才奖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最佳文书奖 2000元(荣誉证书、现金奖励)
八、其他事宜
1.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的获奖比例控制在20%以内。
2.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赛赛程进行调整,并及时发布公告。
3.大赛规则由上海市法科生法律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制定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