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外举办 | 第十届青年比较法论坛:“比较法与涉外法治”(2025)
发布 2025-03-11 00:40:30 浏览 55 点赞次数:0
比较法与涉外法治具有一种天然的协同互动关系。比较法通过系统性对比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异同、历史演进与功能逻辑,为涉外法治的规则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工具。涉外法治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其本质是统筹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治理体系,涵盖跨境规则衔接、国际争端解决、法律合作机制等多个领域。这一体系的完善必须依托比较法对域外法律规则、司法实践及文化传统的深度解析。同时,涉外法治实践也能够有效地推动比较法研究的范式革新。传统的比较法研究往往侧重于对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静态对比和分析,而涉外法治实践则要求比较法学者更加关注法律制度的动态变化和演进。总而言之,在百年变局与科技革命的叠加效应下,更需强化比较法的理论穿透力与涉外法治的实践创新性,以构建兼具中国特色与全球兼容性的法治话语体系。
有鉴于此,为凝聚广大比较法学青年学者的力量,促进我国比较法学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中国涉外法治体系的完善,提升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将于2025年5月24日举办第十届青年比较法论坛(2025),会议主题为:“比较法与涉外法治”。
一、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承办,会议分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比较法在涉外法治体系构建中的角色 2. 涉外法治实践与比较法研究范式变革 3. 新型国际规则构建中的比较法应用 4. 涉外法治与比较法律文化研究 5. 英美法研究与涉外法治 6. 全球南方国家法律研究与涉外法治 7. 数字技术对比较法与涉外法治的影响 8. 区域国别法研究与涉外法治 二、会议说明 诚邀对本次会议主题感兴趣、在该领域有独到研究的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年度会议。本次会议交通费、住宿费自理,其它费用由会议举办方承担。本会议暂定5月1日前提交参会论文;对于入选本次会议的论文作者,论坛将发出正式邀请函。具体住宿安排、会议日程、参会回执等事宜,我们将后续及时通知。 三、论文投稿与会议联系: 论文投稿邮箱: comparativelaw999@163.com 会议联系人: 王伟臣 02354@shisu.edu.cn 杜康平 02741@ shisu.edu.cn 附:“青年比较法论坛”简介 “青年比较法论坛”是一个民间、自治、开放且包容的学术工作机制,最初由在北京的一群有志于比较法研究与学习的青年学者发起,共同研讨比较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重温历史长河中诸种文明的法律传统,梳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迁与法律机制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处于复杂历史社会情境中的中国的法律原创力。几年以来,论坛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的关心支持之下,论坛开始筹建团队,尝试走出北京,推动全国范围内的青年学者进行比较法的研究学习。因此,从2015年开始,举行“青年比较法论坛”年度会议,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同时继续不定期举行小范围的专题研讨沙龙。从第二次年度会议开始,我们以提前公布主题的方式向全国范围的青年学者(学子)征集论文,并组织进行评审,择优选取若干篇论文作为主题报告论文。 “青年比较法论坛”至今已先后举办了九届: 第一届论坛于2015年7月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为“比较法与全球化:古今中西之间”; 第二届论坛于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社会治理与法治”; 第三届论坛于2016年6月1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主题为“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治理”; 第四届论坛于2016年12月3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多元文明的法治文化转型”; 第五届论坛于2017年6月3日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主题为“比较法视域下的法律多元”; 第六届论坛于2018年11月2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研究”; 第七届论坛于2019年6月15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召开,主题为“比较法与法律史研究”; 第八届论坛于2020年11月28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举行,主题为“文化、网络与司法”; 第九届论坛于2023年12月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主题为“法的趋同与趋异”。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2025年2月19日
详情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6y3riMmw74-sYJezotR7g